【活动】北师大心理学部MAP教育与学校心理方向举办“学习困难学生学校支持体系建设与学业辅导”工作坊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2日作者:浏览次数:5

-----解码学习困境,赋能教育实践

20251121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心理专硕(MAP)教育与学校心理(ESP)方向在励耘楼B307举办 学习困难学生学校支持体系建设与学业辅导专题工作坊。本次活动聚焦 学习困难学生的评估识别、系统干预与生态支持ESP方向特邀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赵微教授主讲,赵微教授在学习困难领域深耕多年,既有国际前沿学术视野,又有扎实的本土化实践经验。她牵头创建了国内首个普通学校学习困难学生学习支持中心,研发的支持模式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分享兼具理论高度与落地性,ESP学生共探学习困难支持的本土化实践路径。

活动伊始,ESP方向教学主管崔新老师发表开场致辞,强调学习困难是中小学生常见的发展性挑战,亟需科学的干预方法提供支持。随后,他隆重介绍了主讲嘉宾赵微教授,专题分享正式开始。

 

教学主管崔新老师开场致辞

1. 专家领航:学术高度兼具实践温度

学习困难的支持核心是适配,而非补差,要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适合的教育资源。赵微教授的观点为整场工作坊奠定了温暖而专业的基调。

赵微教授讲解理论概念

赵微教授系统讲解了学习困难的基本概念、核心症状与成因,帮助同学们打破对学困儿童粗心”“厌学”“品行不端等片面认知,建立对学习困难的科学理解。随后,赵微教授分享了国内外前沿研究进展与评估方法。评估的本质是找需求而非贴标签,每个学习困难学生的成长路径都是独特的。赵微教授的解读,为后续干预策略的落地提供了支撑点。基于在多所普通学校学习指导中心的实践经验,赵微教授详细拆解了双系统、三层级的教学支持体系,并围绕中小学常见的学习困难场景(如阅读理解薄弱、数学运算困难等),通过具体课堂案例展示如何将支持策略融入日常教学,为下午的实操练习奠定理论基础。

赵微教授与同学们互动

2. 实践练兵:实操练习和答疑解惑

下午,同学们分成若干个实践小组,结合上午所学理论,以小学二、三年级阅读困难学生为例设计课堂支持方案。赵微教授针对各小组的方案设计进行针对性点评,解答临床干预及一线教学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提供了富有指导性的建议与实操方法。在场同学反应热烈,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上午的理论学习让我对学习困难有了全新认知,下午的实操练习直接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困惑”“分组练习和案例分析很有代入感,回到学校就能尝试应用

赵微教授对各小组的方案进行针对性点评

3. 总结展望:从个体帮扶到生态建构

赵微教授强调:学习困难学生的支持需要家校社协同发力,研究和实践双轨发展,不断夯实支持系统的构建。她鼓励在场的同学们以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初心,把所学转化为实践,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适配的支持中绽放成长。

工作坊尾声,ESP方向负责人孟莉老师做总结致辞,对赵微教授的倾囊相授表示诚挚感谢。她指出,赵微教授的分享将复杂的支持体系转化为可操作的课堂动作,既提供了多维度的理论框架,又给出了分层支持、家校联动的实践路径,完美契合ESP“科学家+实践者的培养理念。同时她还指出,学校及社会层面对学校心理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应用心理人才尤其是ESP的同学们在广阔的蓝海中大有可为。

 

ESP方向负责人孟莉老师总结致辞

此次工作坊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心理专硕(MAP)教育与学校心理(ESP)方向本土化实践系列的重要一环,后续将持续联动特殊教育、学校心理领域的权威资源,助力学生成长为懂评估、会干预、能构建支持生态的专业人才,为儿童青少年的学业发展与心理健康筑牢专业防线。

 

撰稿|逯佩远

摄影|于柠梓

审核|于柠梓、孟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