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的心理与行为大数据方向从2021年招生培养至今,第一届学生正在进行毕业论文的提交和审核阶段,为回顾这一年多的人才培养路程,总结反思人才培养中的经验收获和提升空间,2023年4月20日,心理学部MAP中心心理与行为大数据方向举办了教学与人才培养研讨会。
会议由心理与行为大数据方向21级班主任徐静主持,心理学部副部长、心理与行为大数据方向负责人骆方,MAP中心主任主任孙舒平,招生教学主管王娟,招生宣传主管任若楠,心理学部王大华教授,心理与行为大数据方向执行负责人倪士光,心理与行为大数据方向多位导师、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硕士项目高级主管洪明春、京东方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中心副主任林会杰、MAP中心教务老师,MAP中心9珠海校区)行政老师和心理与行为大数据方向的在校生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研讨会首先由方向执行负责人倪士光教授对方向的建设背景、意义、培养目标和2021年以来的人才培养历程做了回顾,培养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课程——实习——学位”的过程培养为主线,以“举办本领域高水平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相关竞赛、进行生涯发展辅导”为辅线,形成了人格与能力的智慧测评、认知神经工效研究、积极计算与精准心理健康分析、学习行为分析等多个导师团队和研究领域,其中有些团队在导师的带领下已经具有市场价值的研究产品,并且与20多家企业建立了人才培养的合作关系。未来我们将在一贯制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学科服务→社会服务等四个层面上推进人才培养的发展,筹划“人工智能心理学系,北师大智心家实验室北师大‘智心家’(PSY-AI)”的建立”,绘制数字心理健康科技应用矩阵。
方向教学与科研负责人徐永泽介绍了教学培养的情况,课程设置方面,主要由心理学理论与研究方法、数据科学、学科交叉等三个模块和工作坊等组成。通过第一年的培养反馈,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一些优化,主要有强化专业英语教学、增加数据科学课程内容及必修学分、内容要求进阶并增加与心理学的联系、削减与方向培养核心目标偏离过多的课程、合并部分内容重复的心理学理论课程、增加优质交叉应用课程学分课时、拓展论文写作课程与实用工作坊安排等几项措施。在人才科研能力的培养上,有导师组的团队培养,方向的暑期课程培养、暑期项目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相关领域的各种大赛,以及开展科研能力培养专项工作坊等方式。
21级43名学生已经全部完成开题,至研讨会时已有24篇毕业论文提交论文稿件,这一届毕业论文呈现出高方向多样性、较多主题,领域多与导师组保持一致,多使用数据工具解决心理学问题,无数据领域问题及算法开发类选题,所用数据技术较简单等特点。目前21级学生的就业主要在字节跳、长安、北京晨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等科技公司。
听了心理与行为大数据方向的情况介绍,与会的兄弟单位也进行了经验分享。清华大学SIGS信息学部综合事务高级主管、人工智能硕士项目高级主管洪明春老师对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硕士项目的人才培养经验进行了介绍。在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硕士的培养过程中,以需求为导向、应用做驱动,以产业行业人工智能应用为导向,拓展核心技术和创新方法,实现人工智能对各种社会问题解决方案的赋能改造,形成“AI+X”的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中注重项目牵引、多元支持,服务支持国家重大项目和发展规划需求,统筹布局多学科交叉的理论基础、算法、软件及集成电路设计等多方面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跨界融合、精准培养,深化与基础科学、信息科学、医学、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同时强化产教融合,构建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共同体,实现产业人才精准培养。经过培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专业硕士的学生很多都在腾讯、华为、平安科技等一线大厂和复合型大公司就业。
接下来企业代表京东方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中心副主任,OURS创始人林会杰博士从企业方的角度对心理与行为大数据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期待,他强调将心理学视角融入大数据分析中是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具备了这两方面能力的人才在许多领域都具有非常强大的竞争优势。而企业方则更乐见既有这两方面知识,也有具体实践能力的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中,企业也非常乐意参与进来,既能更早的接触到这些优秀的学子,也能在实践中将人才培养得更接地气。
听了大家的经验和期待,导师们也都纷纷表达了自己在人才培养中的经验、思考及困惑。导师潘俊君认为大数据的课程虽然相对来说具有难度,但是只要多采用实例化的教学手段,学生们还是非常融入课堂,也会感觉收获颇丰。学部王大华教授、导师陈桄、李姣认为心理与行为大数据的专业硕士们,在大数据技术追求的同时,更应该牢牢抓住心理学的优势,因为技术是无涯的,而对人的心理的通透理解,是我们的根本,也是我们专业方向应该抓住的,陈桄老师还建议我们是否可以采取让准PBDer们提前入组跟组学习,以及支持学生参加学术会议的方式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导师庄理平认为研究生的教学不能纯粹讲教材,要将前沿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同时应该打开视野,他方向的必修课可以处理为本方向的选修课,这样的人才会有更丰富的研究视角及方法熏陶。导师卞冉在人才培养中也经常思考我们方向的学生到底具有什么优势,我们对他们将来的胜任角色的期待是什么,这些问题清晰了才能更有利于我们的人才培养。
21级和22级的学生代表也分别对他们的学习状态、学习困惑和期待进行了分享。学生们表示我们的专业课程跨度大,难度较大,学制时间比较短,因此整个学习过程都比较紧张。而且由于这几年疫情的影响,对外的企业参访交流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期望在疫情政策放开后,能多一些机会到企业参访,以及增加实践的机会。
对于大家的讨论和建议,MAP中心的老师们也给出了自己的解答。中心一直都非常支持各个方向结合各自的特色优势,开展多种方式的教学培养工作,对于企业的参访,中心会尽量搭建各种桥梁,创造同学们的学习机会。同时中心也鼓励大家多多参加各项专业相关竞赛,这些赛事既能锻炼专业能力,也能增加实践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和企业的接触,是一举多得的事情,中心在这些方面积极为大家提供信息,提供支持。同时中心也期待我们的同学能沉下心来好好学习,近期的学制较为紧张,但希望大家在这种情况下更加要扎实用好这段时间,打好基础,而不要因为压力而放弃了对目前的把握。同时中心也在积极论证学制安排的合理性,如果论证通过,是可以考虑拉长学习时间,调整学制的。
心理学部副部长、项目负责人骆方教授对大家参与研讨表达了忠心的感谢,同时也对老师、同学们在方向建设上付出的努力表达感谢,方向建设难度大,万事开头难,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将成为将来深厚的记忆,功不唐捐,玉汝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