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人格测验应用于选拔过程起,对作假行为的关注与控制就从未间断。随着测量理论及技术的不断提升,研究者也提出了一些更精准的控制作假的方法。2017年12月25日,北师大心理学部MAP-MHR方向负责人徐建平老师, 邀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博士、美国奥本大学心理系范津砚副教授为MAP-MHR第二课堂讲授了一场“选拔情境下人格测试作假机制的现场追踪实验”主题讲座,讲述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
图1 MAP-MHR第二课堂系列讲座第二讲主讲人范津砚副教授
人格测验常常被应用于人事选拔中。研究发现,人格特质对应聘者入职后的工作表现、工作满意度等均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然而,在选拔情境下受测者的人格测试极易存在作假行为,即受测者为达到要求而有意伪装出超过自身实际水平的行为,即“伪装好”(faking)。范津砚教授专注这一问题近十余年。他总结了以往诸多研究,证实在选拔情境下的应聘者确实具备伪装的动机与能力。
“一旦受测者作假,测验的效标效度将被削弱,因此作假对选拔结果的影响极大。”范教授强调了控制作假行为的必要性。以往研究中对作假行为的控制主要有“事后控制”与“事前控制”两种方式。“事后控制”是指让作假行为自然发生,后期通过数据处理等方式进行调整以剔除影响;而“事前控制”则是通过降低题目的表面效度、事先警告等方式进行预防性控制。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因此范教授的研究团队尝试采用“事中警告”(middle-warning)这一“混合”方式。在范氏模型中,首先让受测者作答少量人格测验试题,系统随机呈现两类提示信息,即一类为警告,声称受测者的作答存在作假行为,允许受测者选择从头开始作答,否则分数为零;另一类为普通提示信息,提示受测者系统将自动检验其作答行为。随后受测者将继续完成更多人格测验试题。完成全部试题后,受测者将对愧疚感、恐惧感、愤怒感、被监视感以及感受到的表面效度进行报告。在录取后的低利害情境下,受测者再次进行人格测验,并以此作为基线。
基于此模式,范教授在国内某大学研究生升学复试这一真实情境中开展了大样本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造假者而言,愧疚感是重要影响因素,被警告后测验分数下降,测验精度明显上升,说明愧疚感促使造假者修正了作假行为;对于非造假者,恐惧感则是重要影响因素,得到提示信息后,出于恐惧,非作假者有意识地降低了作答分数,但此时测验精度下降;非造假者的愤怒感相对更大,但愤怒感对表面效度的消极影响同时存在于作假者与非作假者;被监控感则对作假者与非作假者都产生了积极作用,促进了亲社会行为。
范教授的分享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也激起了现场同学的踊跃提问,范教授耐心地解答,并与主持人徐建平老师在现场就有关问题进行交流,碰撞出的学术火花让同学们收获了更多的新见解、新思路。
图2 MAP-MHR第二课堂系列讲座第二讲现场同学们积极提问
讲座最后,范教授为大家介绍了他的实验室概况,以及研究的主题,并为有意申请出国深造的同学提供了全面的解释。
同学们从本次讲座中,不仅了解到最前沿的人事测评问题的研究范式和解决途径,也切身把握感受到了国际心理学发展的动态,培养了学生坚定迈向国际一流水平的信念,拓宽了同学们的国际视野。
图3 MAP-MHR第二课堂系列讲座第二讲师生集体合影
MAP-MHR方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