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学习创新研究合作学校第二期教师培训“芬兰教育创新理念”工作坊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18-09-13 作者: 浏览量:5124

       2018年8月20日至2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主办的第二期中芬学习创新研究合作学校教师培训“芬兰教育创新理念”工作坊在陕西师范大学顺利举办。参加本次工作坊的有中芬学习创新研究院学习创新研究合作学校教师、全国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教师、各科任课教师以及对芬兰教育理念感兴趣的教师和相关从业者。本工作坊的课程分别由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主席、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芬方院长Hannele Niemi教授,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中芬教育研究中心芬方主任、芬兰坦佩雷大学管理学院蔡瑜琢副教授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LUMA中心副主任、数学教育中心主任Juha Oikkonen教授讲授。三位学者分别就“芬兰教育体系的发展趋势与改革”、“芬兰教育经验与启示”和“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数学教学”等问题为大家介绍芬兰教育理念。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部长、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中方院长刘嘉教授为本次工作坊致开幕词,真切表达了对参加本次工作坊教师的热烈欢迎,和对远道而来的芬兰学者们的感谢。

集体合影

       21日上午,Hannele Niemi教授以“培养面向未来的教师和学生:芬兰教育体系的发展趋势与改革”为课程标题讲授以及与大家探讨了芬兰教育的核心点、创新点及芬兰教育系统中的教师角色和责任。Hannele Niemi教授提到芬兰教育注重“公平性”,还介绍了芬兰2014国家新课程标准,在此课标的框架下,芬兰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一同决定课程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风格。芬兰的教学活动围绕学科主题、多学科交叉以及核心素养三个主题展开。Hannele Niemi教授对多模态识读能力、信息通信技能等七项核心素养进行了详细介绍。参加培训的教师学员与教授就我国国内的一线教学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最后大家在对21世纪教师技能培养的讨论中加深了对教师角色的认识。

Hannele Niemi教授介绍教育公平(牛双红老师现场翻译)

       21日下午,蔡瑜琢副教授从文化和中芬比较的视角介绍芬兰教育的特点和芬兰教育成功的经验,分析中国应当如何学习芬兰教育成功的经验以及芬兰教育成功经验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蔡瑜琢副教授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学习芬兰的经验”,并将芬兰经验比喻成一面镜子,引导学员思考中国教育能从这面镜子中看到什么。随后蔡瑜琢副教授带领大家以“咖啡桌”形式讨论四个重要问题:什么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什么是中国教育的核心理念?中国文化对教育理念的影响?如何看待芬兰的教育?最后,“咖啡桌”桌长代表学员上台分享讨论成果。

蔡瑜琢老师提出“为什么要学习芬兰经验”的问题

       22日,Juha Oikkonen教授在一天的课程中,首先简要介绍了芬兰学校教育体系以及学科教师教育体系的背景信息,之后重点介绍了赫尔辛基大学LUMA中心开展的数学学习活动、赫尔辛基数学学科教师如何开展数学教育以及大学在开发新的数学教学方法中的进展。Juha Oikkonen教授的课程名称为“有意义的数学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他重点向学员讲授什么是数学的“有意义”,以及如何做到“有意义”。Juha Oikkonen教授向大家画图演示在低年级学生数学教学时,如何引发学生兴趣,并介绍了芬兰一个有趣的数学课堂——“summamutikka”。这个课堂通过教学设计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加强合作。Juha Oikkonen教授还通过“史努比想穿同样颜色袜子”和“房间中有糖果”两个例子来演示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下午的培训中,学员通过白纸、棋子这些小道具来推演数学的进制问题,切身体会让数学有意义起来的实践操作模式。学员们也积极上台向大家展示教学经历中的有趣实例,如:一年级学生用七巧板理解几何图形面积大小、七个问题猜生日、用物理的平抛运动理解导数概念等。

Juha Oikkonen教授图示讲解进制转换(杨静老师现场翻译)

       经过两天培训,第二期中芬学习创新研究合作学校教师培训“芬兰教育创新理念”工作坊圆满结束,Juha Oikkonen教授为参加工作坊的教师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相信这些老师会将芬兰的先进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有创造性的融入自己的课堂中,融入与同事、学生的互动之中。

学员领取结业证书